您好,歡迎來到安丘瑞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官網!
安丘瑞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電話:0536-2260727
傳真:0536-2266222
郵編:262123
郵箱:aqrxjx@163.com
網址:www.flexcms3.com
地址:山東省安丘市經濟開發區青龍湖西路110號
近年來,河北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根植于礦產資源管理全過程,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機制,礦山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資源利用效率也在逐步提升。
過去,由于河北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時間長,開發強度大,多數礦山企業開采方式落后、資源利用效率低、經營模式傳統,礦產開發利用給生態環境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創傷,如何改善礦山生態環境成為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
修復后的河北省遷安市金齡鐵礦 李彬 攝
當前,河北省正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礦山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全面實施“四個一批”礦山綜合治理新模式,即對全省礦山關閉取締一批、整合重組一批、修復治理一批、規范管控一批。這與以往專項整治不同,“綜合治理”Z顯著特征是把系統治理放在核心位置,既要從源頭上調減存量,又要在過程中嚴控增量,不僅對礦山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治理,而且要對影響礦山生態環境的各個環節進行整治管控。
關閉重組散亂小礦山 切斷生態環境破壞源頭
散亂小礦山通常對自然資源進行盲目開發,是導致資源嚴重浪費的主要源頭之一,要想把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做得更大,淘汰對生態環境“不友好”的礦山是第一步。河北省依法關閉安全生產和環保整改不達標、部分位于“四區一線”無法避讓、符合露天轉地下開采條件限期未轉采等礦山,僅2020年全省關閉固體礦山415座。
礦山轉型升級成為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河北省按照“政府主導、規劃管控、企業資源、市場運作、維護穩定”的原則,鼓勵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大企業作為整合重組主體,采取合理補償、整體收購或聯合經營等方式,對開采同一礦體、有多個采礦權人的密集小礦,以及緊鄰大中型礦山的小礦和無力進行環保、安全、技術裝備改造升級的礦山,進行有序整合重組。2020年,河北省309個需整合重組礦山全部落實整合重組主體并簽訂協議。整合重組后的露天礦山要達到大中型礦山標準,地下開采礦山達到Z低生產規模標準,并且全部進行邊開采邊治理。同時,整合重組后的礦山要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家標準,確保開采方法、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實現設計開采、生產經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統一管理。
河北省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與礦業開發相協調的礦業發展模式,引領帶動全省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目前,河北省有75家礦山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預計到2025年底,全省固體生產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如今,大中型礦山占比明顯上升,規模結構得到優化,礦山“三率”達標率90%以上,共伴生礦產、廢石等綜合利用程度顯著提高。
對于生產礦山,唐山市推廣“邊開采、邊治理”模式,在打造綠色礦山中改善了環境。據了解,唐山金隅冀東水泥石灰石礦投入上億元資金對礦區進行環境提升和生態修復,用草坪、花壇、綠籬、常青樹、落葉喬木和灌木構成宜人的空間層次,打造了花園式廠區。
創新舉措修復治理 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
據了解,河北省在全國率先進行了大規模的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對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生產礦山環境、白茬山三類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治理。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和“一處一策”的原則,采取修復綠化、轉型利用、自然恢復等相結合的措施,對責任主體滅失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完成3705處、24.89萬畝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修復治理,超額66%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
河北省在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中采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模式,強化政策機制支撐,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有效解決資金不足問題,通過引水上山、客土回填、山體禁采、封山禁牧、植樹造林等舉措,讓光禿禿的山體重新披上了綠裝。三河市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投資80億元,對22平方千米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實現了增綠于山、還綠于民的目標。
在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河北省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嚴格要求生產礦山企業落實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水土保持等要求,進行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
河北省邯鄲市各類礦山一度超過3000個,長時間、高強度的礦山開采,造成了渣石占地、地表塌陷等諸多問題。近年來,邯鄲市大力推進礦山關停取締和露天礦山深度治理工作,全力進行生態修復,償還“歷史欠賬”。自2016年以來,該市已關閉固體礦山240個,修復治理礦山250個,治理面積3萬多畝,累計投入各類資金3.62億元。占地500余畝的武安市新金生態園原本是廢棄的閑置場地和荒山,通過治山造景、圍堰造田,逐步建起了以田園風光和花海為主題的生態園林。
推進礦山高陡邊坡(白茬山)攻堅治理??h級政府要全面核查屬地因礦山開采造成的高陡邊坡,建立臺賬,以交通干線兩側為重點,綜合采取臺階式修復、平臺式治理、微地形改造、文化景觀利用等治理模式,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治理方案,有效改善礦山高陡邊坡自然環境。
保定市滿城區康寧礦山通過危巖清理、地形地貌整治、臺階覆土綠化、微地形微地貌綠化、灌溉養護等系列修復工程,讓堅硬的山體掌子面上爬滿綠油油的爬山虎,讓修復后的平臺上翠柏、垂柳成排。
嚴格管控違法采礦行為 搭建礦山生態保護屏障
違法違規采礦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Z直接。河北省堅持“露頭就打”,堅決遏制違法開采問題,綜合運用“人防+技防”手段,常態化實施鄉鎮分片包聯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將非法盜采、越界開采、破壞生態環境等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對無證采礦的按“三不留一毀閉”(不留人員,不留采礦設備,不留建筑物,毀閉井筒、恢復地貌)進行清理并修復到位;對越界采礦的責令退回批準的礦區范圍開采;對禁止建設區域內、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一律拆除。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共查處整改違法采礦問題3880件,對排查出的違法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全力以赴以“零容忍”的態度,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落一處,依法依規查處整改,違法違規采礦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為礦山生態環境錦上添花,是治理礦山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河北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同步推進,“十三五”期間,全省完成營造林3954萬畝,超額88%完成了任務,草原生態修復272萬畝。
2020年,邢臺市在推進太行山綠化提速攻堅行動中,與裸露地表覆蓋、防范盜采河砂礦石相結合, 74處礦山跡地得到有效修復,山區縣(市、區)47.04萬畝的營造林為礦山生態環境筑起了綠色生態城墻。
承德市去年以來累計關閉礦山291家,壓減礦業權608個,完成營造林617萬畝,修復草地133.8萬畝,森林覆蓋率從56.7%提高到60%。
石家莊市以太行山區“三沿三旁”為重點,強力推進太行山綠化,按照發展林業產業和生態修復相結合的原則,栽植花椒、連翹等具有經濟價值和黃櫨、側柏等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把一座荒山崗打造成了“花果山”。